在"雙碳"目標引領下,我國綠色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。近日,國家稅務總局宣布,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進一步擴大,將企業所得稅率由原來的25%直接下調至15%,這一政策調整不僅為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帶來實質性減負,更成為推動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,標志著我國稅收政策在服務國家"雙碳"戰略上邁出堅實一步。

稅惠紅利精準落地,企業負擔大幅減輕
此次稅改新政的實施,意味著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將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稅收優惠。根據最新政策,符合條件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,其企業所得稅率將從原有的25%直接降至15%,降幅達40%。這意味著,一家年利潤1000萬元的企業,每年可直接節省企業所得稅100萬元,這些資金將為企業技術研發、設備升級和綠色轉型提供充足動力。
"以前我們企業每年要繳納250萬元的企業所得稅,現在只需繳納150萬元,多出的100萬元可以投入到環保技術的研發中。"某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負責人感慨道,"這不僅是真金白銀的實惠,更是政府對我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肯定。"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政策不僅降低了稅率,還配套了更為靈活的財政獎勵機制。企業所在地區將按照納稅額的一定比例,以財政獎勵方式返還給企業,所得稅返還最高比例可達納稅額的32%,返稅政策有效期長達36-60個月,為企業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政策預期。
從"負擔"到"動力":企業綠色轉型加速
在政策引導下,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正從"被動合規"轉向"主動創新"。以山西強偉紙業有限公司為例,該公司通過稅務部門精準推送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退稅、環保稅減免等優惠政策,成功實現了從"耗能大戶"到"綠色企業"的華麗轉身。"在稅務部門幫助下,我們享受環保稅減免50余萬元、資源綜合利用退稅達3900萬元,這些資金讓我們能夠投入更多研發力量,推動生產線綠色升級。"公司負責人表示。
在廣東,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正積極投身生物質資源化利用,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,企業不僅實現了環保升級,更在碳減排方面取得顯著成效。"稅收政策的優惠讓我們更有信心加大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投入,"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"這不僅符合國家'雙碳'戰略,也為企業開辟了新的增長點。"
稅惠賦能循環經濟,打造綠色產業新生態
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擴大,不僅惠及單個企業,更對整個循環經濟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。隨著政策紅利釋放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資源回收利用,推動形成"資源-產品-再生資源"的閉環發展模式。
在浙江,一家以廢棄塑料回收利用為主業的企業通過享受15%的企業所得稅優惠,成功將年處理能力從5萬噸提升至10萬噸,不僅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,還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。"稅收優惠讓我們能夠擴大生產規模,同時還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環保服務,"企業負責人表示,"這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。"
在"雙碳"目標背景下,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正成為綠色經濟的重要支柱。據統計,2023年我國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產值已突破2萬億元,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,有效推動了行業規模持續擴大、技術水平不斷提升。
未來展望:稅收政策與"雙碳"戰略深度融合
隨著"雙碳"目標的深入推進,稅收政策將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擴大至15%的政策,正是國家稅務總局積極響應"雙碳"戰略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。
未來,稅收政策將進一步與"雙碳"目標深度融合,通過更加精準的稅收調節,引導更多企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。同時,稅務部門也將持續優化納稅服務,通過"一企一策"的精準輔導,確保稅收優惠政策應享盡享,讓企業真正感受到"稅惠紅利"。
"稅收政策是經濟發展的'指揮棒',也是綠色轉型的'助推器'。"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"我們將繼續完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稅收政策體系,推動形成更加完善的綠色稅收制度,為我國實現'雙碳'目標提供有力支撐。"
在"雙碳"戰略引領下,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擴大至15%的稅改新政,不僅為企業減負賦能,更為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。這一政策的實施,標志著我國稅收制度正從"經濟調控"向"綠色發展"深度轉型,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。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,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,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大力量。
- END -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